新闻信息



我们在中国华东地区是一家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拥有二十多年的货物运输代理经验,同时在世界各地拥有发达的代理网络

您当前的位置:
惊天大雷!“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2.12亿!
来源: | 作者:行政部 | 发布时间: 2025-08-14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税务局发布通报,沈阳市税务、公安、人民银行、海关等多部门携手,成功查办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12亿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案件线索源于一则举报,反映辽宁某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涉嫌通过合同造假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税务稽查部门随即展开调查,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该公司经营模式存在诸多疑点。该公司宣称生产加工地和出口退税申报地都在沈阳,然而原材料采购地、出口目的地以及出口报关口岸却都在南方地区。这种“舍近求远”的操作,严重违背正常商业逻辑和成本考量,明显存在异常。与此同时,大量外部举报线索、内部风险提示以及多份外地协查函件,如同雪花般纷纷汇聚到税务稽查部门,多条线索、多重疑点共同指向一个结论:该公司所谓的“出口繁荣”背后,极有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随着调查深入,这家披着“出口企业”外衣的“皮包公司”逐渐露出真面目。专案组依托多部门协作,对该公司银行资金流水、海关报关数据、上下游发票信息等展开“穿透式”深度分析,进一步揭开了其系统性欺诈的实质。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高达90%的进项抵扣发票来自非正常经营的上游企业,大宗采购的“黄金传导芯片”数量远超其申报生产能力。更蹊跷的是,这些本应运往沈阳用于生产的高价值芯片,收货地却被刻意设置在遥远的南方出口口岸,与沈阳“生产基地”完全脱节。实地核查发现,其沈阳“生产基地”实为虚设,现场仅有少量简单非出口产品,所谓出口电子产品的规模生产根本就是虚构。


原来,该公司采用“买单配票”的核心骗术,通过购买他人真实出口信息(买单),匹配虚开的增值税发票(配票),凭空捏造出完整的出口业务。同时,还辅以虚假结汇,伪造外汇回流假象,构建起一个“原料来源虚、生产基地假、出口业务空、资金回流伪”的骗税闭环。而超额采购的“黄金芯片”,不仅不是生产所需,反而成为暴露其虚构业务体量的关键破绽。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该公司精心编织的骗局瞬间崩塌。专案组果断收网,依法查扣大量关键物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突审,固定了违法事实。原来,该公司利用虚假“买单配票”模式,构建根本不存在的出口业务,目的就是源源不断地骗取出口退税,中饱私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公司作出追缴出口退税款2.12亿元,并处一倍罚款,另不予退税687万元,合计4.23亿元的处罚决定。

 

这起案件的成功查办,彰显了多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强大威力,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法治社会,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转载自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