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动作不断,既与东南亚国家达成一系列贸易及关键矿产相关协议,又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出现新动向。
10月26日,美国与四个东南亚国家在贸易和关键矿产领域签署多项协议。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柬埔寨领导人签署互惠贸易协议,与泰国签署框架性贸易协定,双方将致力于解决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白宫联合声明显示,美国将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三国的出口维持19%的关税税率,部分商品逐步降至零关税。同时,华盛顿宣布与越南达成类似框架性协议,目前越南对美出口适用20%的关税税率。
越南去年对美贸易顺差达1230亿美元,已承诺大幅增加对美国产品采购以缩小贸易差距。周日,特朗普还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寻求在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合作。协议签署前,特朗普见证了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强化停火协议,此前两国今年早些时候发生致命边境冲突。根据新协议,四个东南亚国家承诺取消贸易壁垒,为多种美国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内容涵盖数字贸易、服务和投资承诺,以及在保护劳工权益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保证。
具体来看,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同意接受符合美国机动车安全与排放标准的车辆进入其市场。马来西亚同意简化对美国化妆品和药品等产品要求,为航空航天设备、医药产品及棕榈油、可可和橡胶等大宗商品争取到关税豁免。泰国将对约99%的商品取消关税壁垒,放宽美国在其电信行业的外资持股限制,泰美企业即将达成商业交易,包括每年约26亿美元的饲用玉米与豆粕采购。泰国还承诺采购80架美国飞机,总额188亿美元,并每年购买约54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和原油。
中美贸易关系现缓和迹象
当地时间10月28日周二,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布独家报道称,中美两国领导人将讨论一项贸易框架,以降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征收关税。美国可能将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20%的关税减半,此关税原为美国报复所谓的中国出口芬太尼及相关化学品而实施。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协议细节将在后续谈判中敲定,预期内容可能因两国领导人会晤结果调整。
10月26日,中美结束在吉隆坡为期两天的关税谈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经过紧张讨论,中美双方就妥善处理双方关注方案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各自履行内部报批程序。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中美官员经过两天谈判已达成一些成果,几乎可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官员在吉隆坡贸易谈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此外,11月1日美对华100%关税不会实施。
转载自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