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个、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17日正式投运。从这里出发,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涵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货物有望实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目标。
在现场,我们能看到机场最大最显眼的主体建筑是这座70多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这里的核心在于运货。三层楼的分拣线摊开来总长可以达到210公里,每小时能处理货物达到50万件。目前,这个转运中心还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
鄂州花湖机场白天将主要满足客运需求,夜间将主打货运航空。与距离不超过100公里的区域性枢纽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形成航空客货“双枢纽”格局。今年花湖机场将逐步开通鄂州至北京、上海、深圳、厦门、重庆、成都、昆明、青岛、宁波等客运航线,鄂州至深圳、上海、法兰克福、大阪等货运航线,预计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
航空客货双枢纽形成
鄂州花湖机场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将陆续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左右、国内航线50条左右,逐步成为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着力打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物流新高地。
据介绍,花湖机场是湖北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标志性工程。花湖机场建成投用后,将形成武汉天河机场以客运为主、鄂州花湖机场以货运为主,引领中部、辐射全国、畅达世界的航空客货双枢纽。同时,充分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促进武汉都市圈内武汉、鄂州、黄冈、黄石等地临空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专家:有助于提升我国航空货运的竞争力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教授、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表示,鄂州花湖机场地处中国经济地理“大盘”中的“天元”位置,是体现交通先行所下的一个“先手棋”。它是新一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国家级交通基础设施,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起着助推器的作用。
民航资源网专家林智杰表示,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这几年一直受限,目前有仅有不到两百架的全货机,还不到美国fedex一家全货机的规模。鄂州机场的成功投运代表着顺丰对于构建我国中枢轮辐式货运航空网络的一次尝试。货运航空枢纽对标美国的孟菲斯,希望能够通过网络枢纽实现低成本高频率的隔夜达服务,这个对于提升我国航空货运的竞争力都是一次很重要的尝试。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认为,鄂州机场带动中国、乃至亚洲航空货运业发展意义重大。在需求侧,随着中国经济、中国民航转段进阶,进出口货物中高时间价值型货物越来越多,例如上半年高时间价值的电工器材、集成电路、汽车机电等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4.8%、16.4%、51.1%,低时间价值的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只增长10.8%、14.9%、31.4%,这些商品很多需要航空货运,需求旺盛。在供给侧,疫情导致腹仓大量减少,中国、乃至亚洲尚没有专业货运机场。如此导致航空货运短期供给不足,长期看存在短缺。顺丰牵头建设鄂州机场,可以填补中国、乃至亚洲的此个空白。
鄂州机场带动鄂州、湖北乃至全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ADI)将鄂州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孟菲斯货运机场所在地)进行对比测算:2021年鄂州GDP1162亿人民币,单位面积创造GDP为0.72亿元/平方公里,约为湖北省平均水平的3倍;2018年孟菲斯市GDP约800亿美元,单位面积创造GDP约为1亿美元/平方公里,约为所在田纳西州的35倍左右,且绝对水平与我国上海市水平相当。可见,鄂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鄂州机场所在地区政府应与顺丰、民航部门等通力合作,合理配置客货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与周边武汉、郑州、长沙等地竞合博弈,充分发挥民航、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使鄂州机场成为湖北乃至中国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动力源”。“少人机坪”从概念变成现实。
转载自海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