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占比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这些新能源存在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储能迫在眉睫。锂电储能,是当前国内新型储能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路线,它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功能,就类似一个充电宝,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实现充电或放电。而当前国内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直接带动了锂电储能需求,相关产业的订单快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
国内新能源基地储能需求倍增,锂电储能产品供不应求。 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63.7兆瓦,同比增加120%,其中锂电储能占到绝大多数。
欧洲家用储能市场“井喷”,国内锂电池企业加快扩产
除了国内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之外,海外储能需求也迎来了爆发,由于欧洲等地能源价格高企,家庭用的储能设备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内锂电储能设备出口企业正在积极扩产。 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储能企业的仓库外,一批总价值7.2亿元储能设备正在装车,不久后将集中发往海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欧洲市场对储能的需求远超过往年同期。企业目前的平均出货量比上半年增长了120%。在这家企业的车间里,所有产线都处在满负荷状态,生产的是家庭屋顶光伏的配套储能设备,订货排期已经排到了明年底。
今年以来,欧洲多国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持续走高,部分海外消费者选择自建光伏及储能系统降低用电成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锂离子蓄电池累计出口达349.11亿美元,同比增长83.3%,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所有锂电池出口额。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加速发展2025年装机规模将超30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表示,当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工程示范十分活跃。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全钒液流电池的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已经实现国产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今年已陆续并网运行;飞轮储能技术突破了大容量飞轮及高速电机关键技术,完成了样机方案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钠离子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原材料丰富的特点。
转载自海运网